文化场域视角下侗族营建技艺空间流变研究

刘 彦铭, 慕 明江, 黎 雅蔓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摘要


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压缩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对传统技艺类非物
质文化遗产而言更是如此。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空间变革,尤其是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式
和路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直接影响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再创造。本文从文化场域理论的视角出发,聚焦于侗族营
建技艺的空间流变与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二者在历史与现实中的辩证关系,分析传统技艺如何在现代化
背景下适应空间与文化认同的变迁。

关键词


文化场域;营建技艺;空间流变

全文:

PDF


参考


[1]刘梦颖.从掌墨师群体看侗族建筑营造技艺的传

承特性 [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44(04):137-144.

[2]杨芝.在地性视野下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活态

传承策略 [J].湖南包装,2021,36(04):118-121.DOI:

10.19686/j.cnki.issn1671-4997.

[3]汤芸.旅游场域中侗族鼓楼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变

迁 [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06):

49-54.

[4]陈长兴,廖嘉玮,王兰兰,潘纪晓.产业结构变

迁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生产演化研究——以陕西袁家村

为例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4.v.40;No.322:148-154.

[5]杨芝.在地性视野下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活态

传承策略 [J].湖南包装,2021,36(04):118-12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