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疗愈视阈下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一轴三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G大学为例
摘要
本文结合多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疗愈体验反馈结果,以G大学为例,从艺术疗愈的视角,聚焦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轴”,绘画分析、非遗+艺术体验、“博物馆+美术馆+艺术体验馆”疗愈体验的三线并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致力于促进高校深度融入链接“五育并举”育人格局,促进高校在“大思政”体系建设中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大课题中。致力于为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艺术疗愈;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轴三线模式
全文:
PDF参考
[1]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
[2]《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
[3]教育厅《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粤教思函〔2012〕1号等文件精神
[4]潘鲁生,殷波.手工艺的艺术疗愈价值与机制研究[J].艺术教育,2024,(09):28-34.
[5]王玮,龙穗.近十年艺术疗愈文献综述与我国大学生抑郁情绪缓解洞见[J].创意设计源,2024,(06):63-68.
[6]艺术疗愈:治愈身心,释放艺术的力量[J].艺术教育,2024,(09):19.
[7]张学英,刘恋.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12):100-101.
[8]雷宁,孔令晴.“实践育人”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26 (06):132-136.
[9]谢璐,王小卫.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疏离感、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以藏族、回族大学生为例[J].大学,2024,(08):175-180.
[10]李明,龙晔生.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8,29(01):76-8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