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145井区开发效果评价与井网调整研究

吴 艳*, 杨 勇, 孙 亚隆, 雷 开宇, 古 毅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气田公司开发部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气田延 145井区于 2015年投产,主力产气层位山 2、山 1、盒 8层,随着开发的深入,研
究区已稳产 4年,2019年底进入递减期,表现出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气井生产能力差异较大,目前储量动用程度较
低、井口压力较低,早期均匀井网布井方式不能满足气藏精细管理需求,亟需进行开发调整维持区块稳产。本次通
过对气井生产状况、单井控制范围、压力情况、剩余储量等开发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明确气藏储量动用程度和剩余
储量的分布规律,提出差异化井网加密调整措施,进一步提高气藏采收率。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井网加密是提高区
块气藏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综合考虑剩余储量、储层厚度、气井泄流范围、单井经济效益,评价不同井网井距
下气藏开发指标,提出差异化加密井网井距,针对主采山 2层区域合理加密井距 600~700m,主采山 1盒 8层区域合理
加密井距 450~500m。

关键词


生产动态特征;开发效果评价;单井控制储量;合理加密井网;采收率

全文:

PDF


参考


[1]赵昕,郭智,甯波,等.苏里格气田差异化井网

加密设计方法—以苏 x井区为例 [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

与质量,2019,39(15):250-254.

40

[2]王国亭,贾爱林,郭智,等.苏里格气田致密气

开发井网效果评价与调整对策 [J].天然气工业,2023,43

(8):66-79.

[3]卢涛,刘艳侠,武力超,等.鄂尔多斯盆地苏里

格气田致密砂岩气藏稳产难点与对策 [J].天然气工业,

2015,35(6):43-52.

[4]王冰,王永强,许文壮,等.子洲气田开发效果评

价 [C].宁夏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2009:274-283.

[5]李爽,靳辉.低渗透气田试验井区开发效果评价

[J].断块油气田,2009,16(4):83-85.

[6]程敏华,孟德伟,王丽娟,等.致密砂岩气藏水

平井差异化开发效果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

为例 [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3,52(2):354-363.

[7]董硕,郭建林,郭智,等.苏 6区块气藏剩余储量

评价及提高采收率对策 [J].断块油气田,2020,27(1):

74-79.

[8]祝金利.强非均质致密砂岩气藏剩余气分布定量

描述与挖潜对策—以苏里格气田苏 11区块北部老区为例

[J].天然气工业,2020,40(11):89-95.

[9]马志欣,吴正,李进步,等.河流相致密砂岩气

藏剩余气精细表征及挖潜对策—以苏里格气田中区 SSF

井区为例 [J].天然气工业,2023,43(8):55-65.

[10]贾爱林,王国亭,孟德伟,等.大型低渗-致密

气田井网加密提高采收率对策—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

气田为例 [J].石油学报,2018,39(7):802-813.

[11]侯科锋,李进步,张吉,等.苏里格致密砂岩气

藏未动用储量评价及开发对策 [J].岩性油气藏,2020,32

(4):115-125.

[12]李爽.苏里格气田 SS-2井区井网加密研究与应

用 [J].非常规油气,2018,5(4):38-42.

[13]郭平,顾蒙,彭松,等.召10区块开发井网优化

及加密调整分析 [J].石油钻采工艺,2017,39(1):14-19.

[14]向刘洋,邹陈蓉.致密砂岩气藏井网加密优化研

究—以新场气田沙溪庙组气藏为例 [J].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0,34(3):61-66.

[15]李跃刚,徐文,肖峰,等.基于动态特征的开发

井网优化—以苏里格致密强非均质砂岩气田为例 [J].天然

气工业,2014,34(11):56-61.

[16]唐俊伟,贾爱林,蔡磊,等.苏里格气田强非均

质性致密砂岩储层开发井网优化 [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7,31(5):73-77.

[17]耿燕飞,韩校锋.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老区

合理井网井距研究 [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4,37(3):

52-56.

[18]高树生,刘华勋,叶礼友,等.致密砂岩气藏井

网密度优化与采收率评价新方法 [J].天然气工业,2019,

39(8):58-65.

[19]朱亚军,李进步,陈龙,等.苏里格气田大井组

立体开发关键技术 [J].石油学报,2018,39(2):208-215.

[20]郭智,贾爱林,冀光,等.致密砂岩气田储量分

类及井网加密调整方法—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J].石油学

报,2017,38(11):1299-1309.

41

工程技术与发展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506-07-02-14185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