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遗产视角下的京西驼铃古道景观变迁
摘要
京西驼铃古道,是指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村,经不同历史时期人为修筑并延续至晚清的交通路线。
明清时期,驼铃古道对内贯通京城,对外沟通河北、山西,担负着北京内外交通、物产交换、军事防御和宗教活动
的功能。作为文化遗产线路,京西驼铃古道承载了北京城市发展历史中关键的对外交通联系功能,在“市域历史景
观环境”中拥有重要地位。本文从活态遗产视角出发,探究京西驼铃古道沿线景观的变迁,包括自然条件、地理分
布特征、地域文化、历史成因,提出对京西驼铃古道沿线的适应性保护与发展的观点及建议。
明清时期,驼铃古道对内贯通京城,对外沟通河北、山西,担负着北京内外交通、物产交换、军事防御和宗教活动
的功能。作为文化遗产线路,京西驼铃古道承载了北京城市发展历史中关键的对外交通联系功能,在“市域历史景
观环境”中拥有重要地位。本文从活态遗产视角出发,探究京西驼铃古道沿线景观的变迁,包括自然条件、地理分
布特征、地域文化、历史成因,提出对京西驼铃古道沿线的适应性保护与发展的观点及建议。
关键词
京西驼铃古道;模式口;活态遗产;遗产价值
全文:
PDF参考
[1]韩琳.北京模式口历史文化保护区业态更新的
规划与研究 [D].清华大学,2017.DOI:10.27266/d.cnki.
gqhau.2017.000049.
[2]周向频,李劭杰.面向保护的历史公园多重遗产认
知视角及其解析 [J].风景园林,2023,30(09):114-120.
[3]赵晓梅.活态遗产理论与保护方法评析 [J].中国文
化遗产,2016,(03):68-74.
[4]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 [M].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
[5](清)周家楣,缪荃孙,等,编.光绪顺天府志.卷
20.地理志二 [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612.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506-07-02-14186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