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散热用纳米流体与合成酯类技术突破
摘要
基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电池作为关键的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便携式电子设备等众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热量,要是热量无法及时有效地散出,就会造成电池温度上升。当面对不断增长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散热需求时,传统的电池散热方式逐渐显现出局限性,而纳米流体和合成酯类技术的问世,给电池散热领域带来新的希望。纳米流体把纳米级颗粒分散到传统换热介质中,明显改善流体的热物理性质,进而提升散热性能;合成酯类依靠自身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降解性以及独特的介电性能等优势,在电池散热应用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对这两项技术在电池散热方面的突破与应用展开研究,对推动电池技术发展、拓展电池应用场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电池散热;纳米流体;合成酯类;技术突破;协同应用
全文:
PDF参考
[1]李翠兰,王云力,陈露,等.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的优化设计[J].汽车维修技师,2025,(12):109-111.
[2]揭琳锋,李伟,熊树生.新能源汽车圆柱形电池组纵向流散热理论分析[J].车用发动机,2025,(02):58-64.
[3]徐浩鹏.汽车锂离子电池组热管理系统设计与散热性能评估[J].汽车维修技师,2025,(08):50-51.
[4]袁歆睿,战楠,张振杰,等.车用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结构设计及散热性能分析[J].包装工程,2025,46(07):305-311.
[5]张云峰,蒋杜伟,董志博,等.基于Fe3O4纳米流体热管的动力电池散热特性模拟研究[J/OL].汽车工程师,1-8[2025-06-17].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506-07-10-14895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