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儿童友好城市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王 海鸥
广东理工学院

摘要


自“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以来,社区公共空间的适儿化改造逐渐成为城市更新的重要议题。社区作为儿童成长的核心生活单元,其公共空间的安全性、可达性、包容性与可持续性直接关系到儿童发展与社会融合。本文以儿童权利为导向,梳理儿童友好城市与儿童友好型社区的理念,构建“权利—功能—空间”的三维设计逻辑。通过对安全权、发展权、参与权等核心权利的空间转译,并结合福州、成都、南京等城市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普惠服务圈层构建、安全街道适儿化改造、边角空间再生及儿童参与共治机制等优化策略。

关键词


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设计;权利导向;普惠服务;适儿化改造

全文:

PDF


参考


[1]彭文洁.城市需要怎样的儿童基础设施——儿童权利导向型城市空间建设[J].景观设计学,2020,8(02):100-109.

[2]裘晓兰. (2025).儿童成长与城市发展: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国际实践与中国路径.少年儿童研究, 2025, 03.

[3]罗吉,杨艺,傅琦,等.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内容识别与武汉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25,31(01):107-116.

[4]海伦·伍利,汤湃,刘孝仪.儿童户外空间使用体验四维研究——以英国谢菲尔德三代人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21,36(01):24-29.DOI:10.19830/j.upi.2020.388.

[5]丁杰.儿童友好型城市视角下的旧区公共空间改造研究[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9年会论文集(上册),2019:461-465.

[6]罗吉,杨艺,傅琦,等.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内容识别与武汉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25,31(01):107-116.

[7]罗吉,杨艺,傅琦,等.基于政策文本分析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内容识别与武汉实践[J].城市发展研究,2025,31(01):107-11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