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探析
摘要
为了增强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期性能稳定性和结构可靠性,建立了以温度分布、水化热、干缩应变和孔隙率等参数作为核心控制目标的水泥混凝土多物理场仿真模型,该研究利用COMSOL仿真平台和工程现场监测的联合方式,对地下结构混凝土在72小时内的关键性能变化进行了量化的分析。模拟的数据表明,水化热的最大释放量达到了347.95 kJ/kg,而芯部的温度峰值为41.72℃。收缩应变被控制在498.42×10-6的范围内,孔隙率也从0.18减少到了0.102,经过实际测量,数据误差都控制在2%之内。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温度控制、养护和密实措施,热裂缝的风险得到了显著降低,同时结构的密实性也得到了提升,28天后的抗压强度相较于设计值增加了22%。最后形成一套可以实现的全过程控制技术,为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提供高精度,工程化和数据驱动技术途径。
关键词
混凝土施工;多物理场仿真;性能控制;工程监测
全文:
PDF参考
[1]弓亚平.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1(5):265-266.
[2]王斌.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探析[J].2021(20):85-86.
[3]陈雄,余强.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探析[J].安防科技,2020(24):1.
[4]张娟,李广宽,孟文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探析[J].新材料·新装饰,2024,6(16):143-146.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