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兼容试验中的干扰源定位与抑制技术
摘要
随着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普及,电子设备面临的电磁环境愈发复杂。现代定位技术从近场扫描、时差
算法向机器学习驱动的智能模型演进,抑制策略也从硬件滤波、屏蔽设计拓展至软硬件协同的动态自适应方案。然
而,多源干扰的非线性耦合、实时处理的算力限制以及新材料应用的工程化挑战,仍对技术体系的系统性创新提出
更高要求。
算法向机器学习驱动的智能模型演进,抑制策略也从硬件滤波、屏蔽设计拓展至软硬件协同的动态自适应方案。然
而,多源干扰的非线性耦合、实时处理的算力限制以及新材料应用的工程化挑战,仍对技术体系的系统性创新提出
更高要求。
关键词
电磁兼容试验;干扰源;电磁抗扰度;定位技术;抑制技术
全文:
PDF参考
[1]刘杲培,邓代记.基于频率差的工频磁场抗扰度
试验方法[J].安全与电磁兼容,2024,(03):63-68+105.
[2]张淼,吕国丽,李琳,张玮琦.电能表带载电磁
兼容抗扰度试验系统设计[J].环境技术,2022,40(06):
31-34+45.
[3]朱宝杰,王小波,袁迹,杨柳,湛文韬.某机载
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试验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2,(09):145-148.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654-07-06-14818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