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研究
摘要
近年来建筑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和大跨度建筑主体结构,这些结构大多为混凝土材质,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出现的收缩变形、温度变化以及地基沉降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后浇带施工技术通过在合适部位设置临时施工缝,使结构中的内应力得到完全释放,进而防止结构开裂、渗漏等病害,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但后浇带施工工艺复杂,工艺要求高,施工过程中稍有疏漏,就会产生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不但会严重制约后浇带的正常使用,还会危及整体结构的安全。为此,文章对后浇带的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并加强对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和剖析主体结构后浇带的主要技术,并着重讨论了各个阶段的工艺要点和质量保证方法。
关键词
主体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全文:
PDF参考
[1]胡桂碧.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实践探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5,(12):164-166.
[2]贾旭斌.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居业,2025,(05):67-69.
[3]王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8):133-135.
[4]叶丙塬.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大众标准化,2025,(04):49-51.
[5]王伟.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6):94-96.
[6]栗冬冬.房屋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3):91-93.
DOI: http://dx.doi.org/10.12361/2661-3654-07-07-15009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