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侵犯与伦理困境 ——以 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为例
摘要
本文深入剖析了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探讨了该事件在技术、法律及伦理层面上的多重影响。通过分析
事件的背景、经过、影响,本文揭示了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保护的脆弱性以及企业数据伦理责任的缺失。同时,
结合工程伦理原则,本文讨论了如何在技术进步的同时,确保个人隐私的安全与尊重,为未来的数据治理提供启示。
事件的背景、经过、影响,本文揭示了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保护的脆弱性以及企业数据伦理责任的缺失。同时,
结合工程伦理原则,本文讨论了如何在技术进步的同时,确保个人隐私的安全与尊重,为未来的数据治理提供启示。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隐私侵犯;工程伦理;Facebook数据泄露;数据治理
全文:
PDF参考
[1]谢思娴,张建光.社交网络平台数据治理机制研
究——基于Facebook泄密事件的案例分析[J].中国信息
界,2018
[2]王小侠,李畅.从“Facebook”数据泄露事件浅
析个人信息权利保护[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9
[3]刘晓凡.大数据背景下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18
[4]肖家明.控制与告知:社交媒体环境下用户个人
信息资料权的保护——基于Facebook用户信息泄露事件
的思考[J].硅谷,2018
[5]弓永钦.从FACEBOOK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看平台
的隐私保护责任[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8
[6]吴 雅 婷.大 数 据 时 代 社 交 平 台 的 个 人 隐 私 保
护——以Facebook泄密事件为例[J].硅谷,2020
[7]杨秀梅.国外数据泄露事件与警示[J].保密工作,
2019(0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