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本科专业教学模式初探

邓  坚, 左 菊仙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摘要


在2001年出版的《数字人文指南》中,“数字人文”首次替代了“人文计算”,这一变革得到了学界的广泛
认可[1]。从近年来的研究与实践来看,数字人文已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交叉研究学科。在我国,众多高校也积极开
展数字人文研究,并纷纷申请相关专业的本科、硕士及博士点的培养。数字人文如同雨后春笋般,受到了各大高校
的广泛重视。然而,目前该专业的本科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仍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基础的学科建设尚未完全成型。
完善且系统的课程体系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石,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本论文旨在借助作者的计算
机专业背景,借鉴国内外高校的课程设置经验,并融合地方区域特色,深入研究分析数字人文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
构建,提出“聚合-影响-交融”的三段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具有数字人文学科思维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数字人文;本科;教学模式

全文:

PDF


参考


[1]王晓光.“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M]//

方法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207-221.

[2]刘炜,叶鹰.数字人文的技术体系与理论结构探

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3(5):32-41.

[3]朱红艳,蒋莎.我国高校数字人文教育模式初探

[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9:6(232):85-88

[4]徐孝娟,侯莹,赵宇翔,等.国外数字人文课程

透视——兼议我国数字人文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J].图书

馆论坛,2018,38(7):1-11.

[5]潘雪,陈雅.国外高校数字人文课程设置结构分

析——以iSchools联盟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7

(10):68-72.

[6]王涛.数字人文的本科教育实践:总结与反思[J/

OL].图书馆论坛,2018[2018-01-2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