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自由教育的实践路径
摘要
多困境,如资源分配零散和教师指导不足,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不足,影响了学生实践能
力的发展;教育影响因素的复杂性,限制了学生全面德行的培育。人工智能以其智能化、个性化的特点,为自由教
育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和工具支撑,如智能整合资源,智能导师系统,个性化推荐等。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自由教育,
以期推动自由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连进军,解德渤.作为概念体系的自由教育及其
发展脉络——兼与博雅教育、通识教育辨析[J].高等教育
研究,2013,34(01):25-31.
[2]马凤岐.“自由教育”涵义的演变[J].北京大学教
育评论,2004,(02):108-112.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81:395,411.
[4]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苗力田,译.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228.
[5]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0
[6]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2.
[7]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66,5.
[8]郝文武.自由教育的价值和实现方式[J].高等教育
研究,2009,30(09):18-22.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以创新要素赋能教育高质
量发展[EB/OL](20240508)[20240522].http://www.moe.
gov.cn/jyb_xwfb/s5148/202405/t20240508_1129297.html
[10]李宝庆,靳玉乐,樊亚峤.新课程改革下学生学
习方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06):43-47.
[11]严加红.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分类与思
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
140-144.
[12]高琳琦.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学习中的应
用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3,24
(04):36-40.
[13]余明华,冯翔,祝智庭.人工智能视域下机器学
习的教育应用与创新探索[J].远程教育杂志,2017,35
(03):11-21.
[14]刘德建,刘晓琳,张琰,陆奥帆,黄荣怀.虚拟
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潜力、进展与挑战[J].开放教育研
究,2016,22(04):25-31.
[15]郭炯,荣乾,郝建江.国外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研
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2):91-98+10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