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中的“文化自信”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认同的影响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本文探讨了非遗传承中的
文化自信教育如何通过知识传播、情感体验和价值传承路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同。通过分析高校非遗教育
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优化非遗教育体系、深化实践活动、完善传播机制的对策,以实现文化认同向思想政治认同的
有机转化,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
文化自信教育如何通过知识传播、情感体验和价值传承路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同。通过分析高校非遗教育
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优化非遗教育体系、深化实践活动、完善传播机制的对策,以实现文化认同向思想政治认同的
有机转化,助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信;思想政治认同
全文:
PDF参考
[1]王伟.“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以乐器类“非遗”为例
[J].戏剧之家,2020,(21):183-184.
[2]卢精文.文化自信视域下非遗舞蹈在高校传承的
价值研究——以土家族民间舞蹈“滚龙连厢”为例[J].中
国民族博览,2023,(02):75-77.
[3]李源,迟海波.“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实践路径[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4,38(01):
29-35.
[4]陈文霞.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大学生“三个文化”
培育路径——以武汉纺织大学为例[J].文化产业,2020,
(35):64-65.
[5]袁翔珠.论“文化自信”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
的融入机制构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课程为
例[J].大学,2022,(21):146-15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