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工互促的专业组群建设模式研究
摘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社会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各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
多元化与复合型特征。传统的文科与工科专业彼此独立、泾渭分明的发展模式,已难以契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综合素
养的高标准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工互促的专业组群建设模式应运而生,它宛如一场及时雨,打破了长
期以来横亘在文科与工科之间的学科壁垒,促使文科与工科知识在深度与广度上实现全方位的交叉融合。本文通过
剖析文-工互促的内涵与意义,构建涵盖课程体系融合、师资队伍共建、实践平台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专业组
群建设模式,并提出明确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质量监控、完善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旨在为高校探索出
一条创新的专业组群建设道路,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多元化与复合型特征。传统的文科与工科专业彼此独立、泾渭分明的发展模式,已难以契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综合素
养的高标准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工互促的专业组群建设模式应运而生,它宛如一场及时雨,打破了长
期以来横亘在文科与工科之间的学科壁垒,促使文科与工科知识在深度与广度上实现全方位的交叉融合。本文通过
剖析文-工互促的内涵与意义,构建涵盖课程体系融合、师资队伍共建、实践平台共享、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专业组
群建设模式,并提出明确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质量监控、完善评价体系的实施路径,旨在为高校探索出
一条创新的专业组群建设道路,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文-工互促;专业组群;建设模式;高等教育
全文:
PDF参考
[1]洪文秋.职业本科专业组群“三级逻辑体系”研
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3,25(02):18-22+69.
[2]周开俊,吴炜,陈燕.基于核心能力的专业组群
建设研究[J].职教通讯,2022,(33):25-27+30.
[3]赵娟.面向职业岗位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组群建
设与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14(02):
41-43.
[4]王强.“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
群组群逻辑与建设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01):
107-112.
[5]吴应宁.文工融合专业跨学科课程建设探索与
实践——以经济工程专业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44(07):118-123.
[6]徐梦溪,卢阿丽,庄严.CDIO工程教育改革实践
模式与“中国制造2025”的关联性[J].教育进展,2022,
12(5):1741-1747.DOI:10.12677/ae.2022.125269
[7]杨扬,徐梦溪,罗中华,沈克永.地方本科院校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与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年10期:119-122.
[8]黄陈蓉,徐梦溪,温秀兰,蔡玮.校企深度合
作、专业跨界联动的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构建研究
[J].职业教育,2022,11(5):473-480.DOI:10.12677/
ve.2022.11507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