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赋能教学评价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摘要
学设计,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促进教学评价共同体的形成,提升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将数智化技术融入教
学评价改革中,可以突破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主体、教学评价方式、教学评价功能、教学评价内容、教学评价反馈
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提升教学评价的质量与成效。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BILYALOVA A A,SALIMOVA D A ,
ZELENINA T I.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education[C].
Springe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Integrated Science,
2019:265-276.
[2]陈明选,来智玲.智能时代教学范式的转型与重
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04):19-2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
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4-10-14].https:
//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4]霍亮,孟璨,徐继存.大数据时代教学评价的伦
理危机及化解[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2,5(06):
66-75.
[5]罗祖兵,郭超华.新中国成立70年课堂教学评价标
准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2020(01):55-61.
[6]沈毅,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4-106.
[7]陈佑清,陶涛.“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指
标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01):45-52.
[8]王凯.反馈何以有效:对当前课堂教学评价的新
思考[J].教育科学,2011,27(03):34-38.
[9]陈明选,许晓群,王玉家.基于教育测评数据分析
的教学优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5):80-89.
[10]曹培杰.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J].
教育研究,2018,39(08):121-128.
[11]陈明选,王诗佳.测评大数据支持下的学习反馈
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3):35-42,6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