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行为与手机成瘾:拖延与焦虑的中介效应
摘要
机时产生的焦虑心理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指出,大学生在没有明确意识或意图的情况下,不自觉地查看手机、不
自觉地滑动屏幕等无意识行为可能会加重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同时,作为大学生手机成瘾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中介
变量,拖延行为和焦虑心理在加重手机成瘾的同时,也可能对个人的学习、工作、社交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通过
对无意识行为、拖延行为、焦虑心理和手机成瘾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分析,揭示它们之间形成的一种恶性循环机制
(hybridmechanism)。研究提出大学生需要采取增强自控能力,合理规划时间,向外寻求帮助等应对策略,以打破这
种恶性循环。这些策略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解决手机成瘾、拖延时间等问题,同时促进个人健康发展,提高
生活质量。本文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以及制定有效的介入措施等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张毅,欧阳静,杨华明.大学生手机成瘾危害与
控制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217-218.
[2]丁相玲,祖静,张向葵.抑制控制训练对手机依
赖大学生的干预效果.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16(3):
342-348
[3]谷莲莲,李爱红,程萍.大学生手机成瘾危害及
应对策略[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3):
32-34.
[4]胡洁,方芳,白福宝.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主
观幸福感的关系:一般拖延行为的中介作用[J].北京印刷
学院学报,2020,28(6):91-95.
[5]刘勤学,田仲禾,祁迪,等.青少年智能手机成
瘾对无意识拖延的影响:注意控制的中介作用和手机自
我扩展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24,47(03):726-
733. DOI:10.16719/j.cnki.1671-6981.20240327.
[6]G.Thompson,U.Saybrook.Meaning therapy for
addictions:A case study [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2015, 75(11): 1-27.
[7]赵林萍.晋中学院大学生手机成瘾调查研究[J].赤
峰学院学报,2012(8):172-173.
[8]赵学芳,张雪莹,高赟,等.苏州市大学生视力
保护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3(4):
480-481.
[9]Gong L, Liu Q. Mobile phone addiction and sleep
quality: the mediating role of anxiety and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motion regulation[J]. Behav Sci (Basel), 2023, 13(3): 250.
[10]侯娟,朱英格,方晓义.手机成瘾与抑郁:社交
焦虑和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多重中介作用[J].心理学
报,2021,53(4):362-373.
[11]卿再花,吴彩虹,曹建平.认知行为团体辅导对
大学生手机成瘾干预效果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26-13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