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目前深入推进的数字技术革命做出的新回应。
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对生产力的三要素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即劳动者素质必须提高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
展,劳动资料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劳动对象的传统物质界限被打破,领域得以拓宽。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
新的重要性,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生产力的相关论述进行分析
了,阐述新质生产力的思想渊源,基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阐述了科学技术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探究
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特质和要求,最后探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实现解发展的人与新质生
产力双向互进。
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对生产力的三要素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即劳动者素质必须提高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
展,劳动资料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劳动对象的传统物质界限被打破,领域得以拓宽。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创
新的重要性,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点。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生产力的相关论述进行分析
了,阐述新质生产力的思想渊源,基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阐述了科学技术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意义,探究
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特质和要求,最后探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实现解发展的人与新质生
产力双向互进。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人的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全文:
PDF参考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
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9:53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中共中央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
出版社,1972:204.
[3]于良春.《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
社,2003:2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
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9:53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
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9:57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中共中央马克
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9:3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M].中共中央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
出版社,1980:21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
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1998:8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