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教学与字本位教学法初探——以印尼棉兰崇文中小学为例
摘要
在盛炎先生的“语素教学法”和徐通锵先生的“字本位”理论,以及白乐桑等学者的“字本位”教学法提出以后,学界和一线教师开始关注新的词汇教学方式,开始从“汉字”这一主体出发建构中文的词汇教学,取得了各自的成果。汉字作为母语者学习和理解汉语的最基本单位,固然不可忽视,然而面对二语学习者,我们应该如何使其摆脱印欧语系的固有思维,进入中文学习的语境?如何将“字”讲好、讲透?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在一学期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学习之后,前往印度尼西亚棉兰市的崇文中小学作为汉语国际志愿者教师开展工作。“字本位”的方法论能否在实际教学中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将试做分析。
关键词
语素法;字本位教学法;词汇教学
全文:
PDF参考
[1]刘荣艳.可视化工具辅助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以思维导图为例[C]//中文教学现代化学会.数字化国际中文教育(2022).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10.
[2]吴小玉.基于情景教学法的美籍华裔学生线上汉语词汇教学实践研究[D].浙江科技学院,2023.
[3]田诗园.基于语素教学法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字文化,2022(21):142-145.
[4]李娜美.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线上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J].汉字文化,2022(12):77-79.
[5]贾颖.字本位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1(04):78-80.
[6]陆俭明.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J].语言科学,2011(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