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语“显眼包”的语义变异
摘要
近年来,由于网络和短视频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网络流行语,词汇的语义也得到了扩展,“显眼包”便是其中之一。名词“显眼包”频繁出现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在其本义的基础上,发生了语义变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深入剖析“显眼包”的语义变异机制与语用作用,旨在揭示此类流行语背后的语言规律与社会文化内涵,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显眼包;网络流行语;认知语言学;语义变异;概念隐喻
全文:
PDF参考
[1]方圆.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网络流行语模因传播机制分析——以“搭子”为例[J].雨露风,2024,(07):85-87.
[2]张子君.网络流行语“City不City”的语言模因与跨文化传播机制[J].嘉应文学,2024,(24):102-104.[2]
[3]李巨星,秦菱,董嘉怡.隐喻式网络流行语的生成逻辑、表达类型与治理路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5(01):116-122.
[4]刘根辉,罗捷春.基于认知视角的“卷”之语义源流考释[J].现代语文,2024,(07):52-59.
[5]李雪,闫伟杰.“凡尔赛X”构式的认知语用分析[J].新余学院学报,2022,27(06):79-84.
[6]卫艺菲.浅析极简化网络流行语——以“yyds”“醉了”“绝了”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6(02):88-9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