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建设思考

林 典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深化改革,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开创了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崭新局面。这对《生态环境教育》通识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建设的结构目标、现状等进行分析,以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为主题,系统介绍资源与能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治理现代技术等概念和内容,以及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根据绿色发展新理念、新要求,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关键词


高校;《生态环境教育》;生态文明思想;课程建设

全文:

PDF


参考


[1]窦影.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高校专业课程融合环境意识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5):28-30.

[2]张丽彬,郭渊明,陈颢明,等.博古通今,多元融汇——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思考[J].大学教育,2023(7):33-35.

[3]唐小玲,刘音,许昌,赵艳云,倪金龙.《环境生态学》课程思政建设优化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2(7):64-67.

[4]李志伟,崔力拓.环境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4(2):60-64.

[5]刘琳.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生态学”课程思政探讨[J].现代园艺,2023,46(3):201-20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