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模式作用探析——以云南省地区为例

谢 天娇, 陈 公放
云南财经大学

摘要


各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战略始终构成核心议题,以“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宣言为起点,历经“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定位深化,最终指向“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系统构建了新时代边疆治理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坐标。在此背景下,笔者研究提出“校地联动——资源互补——供给改革——多维赋能——长效保障”实践育人机制,探索新时代云南高校共青团育人新样态。高校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工作主力军,承担着“思想引领”与“实践育人”的双重使命。云南高校共青团通过组织青年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文化调研、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助力青年在基层治理、产业创新中增长才干,更能引导其通过亲身体验民族文化深化对“四个自信”的理解。

关键词


云南;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四个自信

全文:

PDF


参考


[1]糜莉,余乐,陈淑萍.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及其多维度育人效果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4):128-131.DOI:10.13787/j.cnki.43-1374/z.2020.04.029.

[2]刘亚男.高校共青团育人价值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54-60.DOI:10.19633/j.cnki.11-2579/d.2017.0025.

[3]田炜明.高校共青团“四维一体”实践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3,(27):67-69.DOI:10.13615/j.cnki.1004-3985.2013.27.034.

[4]杨羽.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4(06):74-77.DOI:10.13585/j.cnki.gxfdyxk.2012.06.004.

[5]田烨,解庆艳.论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势地位[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20(02):50-53.

[6]王晋.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协同育人研究[D].吉首大学,2020.DOI:10.27750/d.cnki.gjsdx.2020.00012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