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改实践与成效分析——以莆田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为例

杨 磊*, 黄 靖, 赵 晓旭, 黄 建辉, 杨 帆, 邹 顶
福建省新型污染物生态毒理效应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及其信息图谱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莆田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摘要


随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码,尤其对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从普通的动手实践能力逐渐发展到创新性的实践能力。因此,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化学领域,对人才素质和专业性的要求较高,更需要吸收应用型创新人才,才能有效推动化学化工行业的发展。所以,各高校应注重社会和化学领域的发展需求,重视对化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与相关产业的发展趋势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从而增强培养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全文:

PDF


参考


[1]刘自强,李静.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要义、误区破解与实践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24,(50):17-20.

[2]迟忠美,王帅,张芷源,等.新工科背景下分析化学实验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J].科技风,2025,(07):79-81.

[3]张东霞,朱艳芳,赵玉真,等.新工科背景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与创新,2025,(04):202-205.

[4]苗露,李逸.应用产教融合培养新工科创新人才的实践[J].就业与保障,2024,(09):46-48.

[5]王骏飞,谭平,王冠中.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刍议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新范式[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24,45(01):32-3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