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式人工智能对高职高专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影响研究——以贵州省高职高专为例

刘 世勇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


在高职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还能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当今数字化浪潮蓬勃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AI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下为简称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重塑着人们的学习、生活与工作模式。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其学生群体的思想塑造与意识培养至关重要。贵州省,这片蕴含着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土地,众多高职高专院校汇聚了来自不同民族背景的莘莘学子,他们在这里交流、学习、成长,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缩影。深入探究AI在贵州省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具体影响,剖析其利弊,进而找寻精准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引导高职学生在新时代浪潮下坚定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意义深远。

关键词


AI生成式人工智能;贵州省高职高专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文:

PDF


参考


[1]龙慧蕊,张昀竹.弘扬榜样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工作记略[J].中国民族,2024(9):89.

[2]方正.智能算法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变革逻辑,数字梗阻与风险防范[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3,7(6):93-107.

[3]田钒平,张耀.大数据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族际关系治理转型为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7):10-11.

[4]潘攀,韦家儒,罗明山,等.探索人工智能铸牢百色精神家园内在逻辑[J].科技风,2020(18):20-22.

[5]何加亮,付佳婧.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可视化”传播探索研究[J].新闻传播,2022(8):7-8.

[6]王兆瑞,武雯宇.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工作的定位探究[J].郑州师范教育,2024,13(4):60-64.

[7]陆俊先,周丽霞.数字场域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路径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17):104-109

[8]余杰.智能算法下网络价值观引导的危与机[J].思想教育研究,2023(12):107-114.

[9]庞瑜.人工智能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关键问题与科学路径[J].理论导刊,2023(9):87-92.

[10]张立文.和合智能相应论——中华传统哲学思维与人工智能[J].探索与争鸣,2018,No.342(04):6-19+14

[11]黄松,谭腾.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建设走向:技术驱动与范式创新[J].学术交流,2023(9):20-42.

[12]张晓雪,孙迎光.人工智能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进路[J].学术探索,2025(01):52-54.

[13]张伟,马陆亭.教育+新一代人工智能,准备好了吗?[J].师资建设(双月刊),2018,31(6):42-44.

[14]陈林,杨抗抗.人工智能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机理与现实进路[J].宁夏党校学报,2023,25(2):119-128.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