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吟诵在中华文化符号中的地位及影响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全文:
PDF参考
[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580(ISBN 978-7-5325-4909-2,出版时间:2008年).
[2]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52-155(ISBN 978-7-01-002609-3,出版时间:1997年).
[3]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102(ISBN 978-7-300-26868-5,出版时间:2019年).
[4]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89-92(ISBN 978-7-5325-1637-7,出版时间:1994年).
[5]张海鸥.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210-213(ISBN 978-7-02-006272-7,出版时间:2007年).
[6]徐健顺.吟诵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6(ISBN 978-7-5656-0097-8,出版时间:2010年).
[7]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134-136(ISBN 978-7-5440-3293-9,出版时间:2007年).
[8]李诗原.中国当代音乐(1949-2000)[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45-247(ISBN 978-7-103-02524-4,出版时间:2002年).
[9]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7:187-189(ISBN 978-7-5473-1086-6,出版时间:2017年).
[10](清)徐栋.牧令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4:345-346(ISBN 978-7-101-10136-3,出版时间:2014年).
[1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90(ISBN 978-7-101-00304-1,出版时间:1962年).
[12]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234-236(ISBN 978-7-108-03227-7,出版时间:2009年).
[13]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前言(ISBN 978-7-101-09099-7,出版时间:2013年).
[14]徐健顺.吟诵教学法[J].教育科学研究,2012(1):75-78.
[15]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125-128(ISBN 978-7-224-0637-6,出版时间:2003年).
[16](宋)王应麟等.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11:前言(ISBN 978-7-101-07919-0,出版时间:2011年).
[17]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56-158(ISBN 978-7-5191-1084-4,出版时间:2017年).
[18]朱柏庐.朱柏庐治家格言译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10-12(ISBN 978-7-80519-689-7,出版时间:1995年).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