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路径研究

叶 萍
中共西充县委党校

摘要


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时代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蕴含着深远且复杂的意义。本研究着眼于“非遗+”模式,深入剖析非遗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内在价值,精确阐释其概念内涵,深度揭示跨学科理论支撑以及价值耦合机制。针对当前课程设置、实践活动、师资配备等维度存在的问题,细致剖析理念滞后、资源整合低效等现实困境,并提出系统性的转型与重构策略。通过构建课程、实践、文化三元协同的创新体系,以及师资、资源、制度、文化生态多元支撑的保障体系,推动非遗思想政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终达成文化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共进。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协同体系

全文:

PDF


参考


[1]李同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5,40(02):111-118.

[2]苏毓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贵州农机化,2024,(04):39-42.

[3]唐燕红.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及路径——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为例[J].教育观察,2024,13(17):107-110.

[4]孟钰.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3.

[5]范琼.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四维审视[J].惠州学院学报,2023,43(01):38-45.

[6]李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育人价值研究[D].江南大学,202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