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教育理论在《环境监测》课程中的适用性和教学策略
摘要
STEAM教育理论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方式,提倡将各领域知识进行整合,增强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充分发挥多角度综合育人功能。环境监测是高等院校环境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着重培养学生在环境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综合实践能力,与STEAM教育理论的特征相契合。本文通过介绍STEAM教育理论和环境监测课程的特点,研究了STEAM教学法在环境监测课程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将STEAM教育理论融入到环境监测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策略,为环境监测及其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STEAM教育理论;环境监测;实践能力;可行性;教学策略
全文:
PDF参考
[1]岳正波,李平,王进,等.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环境监测课程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9(10):85-87.
[2]刘俐.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学美术跨学科项目式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2025,(15):102-104.
[3]鲍雯雯.“大概念”理念下的美国技术与工程教学[J].上海教育,2022,(24):66-67.
[4]蔡河山,黎晓霞,徐颂,等.《环境监测》课程实际案例教学法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7(5):137,155.
[5]王静,黄进,曾丽.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环境监测”教学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21(9):140-14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