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土壤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王 丹丹, 葛 绪广, 朱 亚乔, 桂 智凡, 尹 刚
湖北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摘要


基于“碳中和”背景下,对地理科学核心课程土壤地理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改革,将国家战略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为国家双碳目标培养相关人才,推动相关专业课程发展。该研究从土壤地理学的课程特点出发,分析、挖掘并提炼理论和实践内容中蕴含的思政要素,探索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主动探索土壤固碳潜力,增强对全球碳中和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树立绿色发展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在国家重大战略实现中作用的认识。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旨在建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四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实现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建设。

关键词


碳中和;土壤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全文:

PDF


参考


[1]王海,毛飞,曹锦佳,等.核电站辐射监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1,(9):2

[2]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3]曹树谦.高校专业课教师如何做好课程思政:以《理论力学》为例[J].高教论坛,2021,(1):15-17.

[4]王雪梅,刘泉.基于四位一体的地方高师院校“土壤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41(11):116-122,130.

[5]赵军,戴沈艳,刘子豪,等.“土壤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46(S1),16-20.

[7]王丛.“碳中和”愿景下中国气候外交中的机遇和挑战[J].区域治理,2021,(26):104-105.

[8]IPCCAR5. Climate change 2014: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9]Kindler R, Siemens J, Kaiser K, et al. Dissolved carbon leaching from soil is acrucial component of the net ecosystem carbon balance[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1, 17(2): 1167-1185.

[10]姜爽,何成刚.关注碳达峰碳中和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融入与渗透[J].基础教育课程,2023,(1):8-13.

[11]杨静,唐丽霞,韩珍.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土壤学》课程思政改革[J].创新教育研究,2024,12(2):604-608.

[12]龚斌,李雅侠,李瑞冰.“双碳”背景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学(研究与管理),2024,(6):97-10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