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哪吒2》呼麦艺术的物理项目式教学设计

杨 鑫旖1, 曹 永军1, 万 欣欣2
1、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呼麦艺术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初中物理声学单元的项目式教学方案,包括实验探究、声学模型制作等环节。呼麦的双声部特征可作为声学教学的生动素材,以影视文化为载体开展项目式学习,既能深化物理知识理解,又能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了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实践案例。

关键词


呼麦;弦振动;项目式教学;传统文化

全文:

PDF


参考


[1]岳玉婷,卢若彤.特殊的发音方式——呼麦[J].北方音乐,2019,39(18):70-71.

[2]姜爽.深度学习理念下物理学科项目式学习路径设计——以“创意吉他制作”为例[J].物理教师,2022,43(2):34-3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李军,王较过.基于项目式学习的跨学科实践教学案例研究——以“探究桥梁的科学、人文和艺术之美”为例[J].物理教师,2024,45(1):37-40,44.

[5]王充,邵毅平校注.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 论衡选注[M].杭州,2024.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