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

古 鹓媛, 王 鑫楠, 罗 晨韵
赣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也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技术制约、传统与创新理念的矛盾、专业人才短缺及教育环境滞后等问题。通过系统梳理与现状分析,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心理支持。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全文:

PDF


参考


[1]吴先超.“三全育人”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81-83.

[2]黄群慧,盛方富.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J].改革,2024,(02):15-24.

[3]祝智庭,戴岭,赵晓伟,等.新质人才培养: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24,45(01):52-60.DOI:10.13811/j.cnki.eer.2024.01.007.

[4]白丽英,魏玉萍,张景.创业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心理特质对照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4(01):93-100+112.

[5]姜朝晖,金紫薇.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4,12(01):108-117.

[6]邓玲.习近平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理论内蕴及时代意义[J].学术探索,2024,(05):1-8.

[7]潘莉,董梅昊.高校心理育人面临的现实难题及其突破[J].思想理论教育,2019(03):90-94.

[8]黄建春.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4(04):247-250.

[9]张文芳,同雪莉.大数据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路径[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05):71-76.

[10]林淑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01):86-90.DOI:10.16075/j.cnki.cn31-1220/g4.2017.01.016.

[11]周立超,李丽华,张革秋,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11-12.

[12]彭冰冰,黄文心.新质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表征及方法论原则[J].理论导刊,2024,(12):18-22+28.

[13]杨珍.解构与重构:“互联网+”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35(12):22-24.

[14]袁忠霞,张玲.构建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15):29-3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