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心理学的融合:提升中学生运动表现与心理健康

熊 靖雯
武汉东湖学院

摘要


体育与心理学研究是现代中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能在中学生体育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心理
健康的发展。提升中学生运动表现与心理健康需要采取科学化、系统化、个性化的策略,既要优化生理机能,又要
强化心理韧性,同时兼顾兴趣培养和长期习惯养成。本文探讨了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
应用。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来研究此论文,本文总结了心理训练方法(如目标设定、表象训练、放松训练等)对运
动表现的影响,并分析了体育活动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和促进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学能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
发展,并且能更好的干预中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


体育心理学;运动表现;心理训练;心理健康;中学生

全文:

PDF


参考


[1]何施,张荣华.运动心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

的融合设计与探索[J].青少年体育,2023,(12):41-

42+102.

[2]潘玲.体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与课程分析[J].当代

体育科技,2017,7(34):65-66.

[3]王颖.校园体育健康促进机制的创新方法研究

[J].安 阳 师 范 学 院 学 报,2018,(02):119-121.刘 红

存.MOOC视域下“运动心理学”课程SPOC教学模式

融合与发展研究[C]//中国心理学会.第十八届全国心理

学学术会议摘要集——心理学与社会发展.常州大学体育

学院,2015:767-769.

[4]李二超.AI技术在中学生体育教育中的应用[J].当

代体育科技,2025,15(10):191-194.

[5]李玲蔚,张萍.体育心理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C]//中国班迪协会(CBF).2025年第一届中国智慧体育

科学大会论文集(下).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2025:

349-351.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