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以学术型人才为导向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摘要
新工科建设的核心在于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高等数学作为
工程科学的工具,其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深度与高度。本文聚焦于新工科背景下“学术型人才”这一特
定培养目标,深入剖析了当前高等数学教学在理念、内容、方法及评价等方面存在的“四重四轻”问题,即重知识
传授轻思维启迪、重理论体系轻工程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究、重结果考核轻过程评价。针对这些问题,文章
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教学改革路径:一是树立“知识、思维、能力”三位一体的融合式教学观;二是构建“基础+
应用+前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三是推行“问题驱动、项目导向、技术赋能”的深度教学模式;四是建立“过程
与结果并重、能力与知识兼顾”的综合性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改革举措,旨在将高等数学课堂从一个“知识的传输
站”,转变为一个“思想的孵化器”和“能力的训练场”,为培养具备扎实数学功底、强大创新潜力和深厚学术素养
的新工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工程科学的工具,其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深度与高度。本文聚焦于新工科背景下“学术型人才”这一特
定培养目标,深入剖析了当前高等数学教学在理念、内容、方法及评价等方面存在的“四重四轻”问题,即重知识
传授轻思维启迪、重理论体系轻工程应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究、重结果考核轻过程评价。针对这些问题,文章
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教学改革路径:一是树立“知识、思维、能力”三位一体的融合式教学观;二是构建“基础+
应用+前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三是推行“问题驱动、项目导向、技术赋能”的深度教学模式;四是建立“过程
与结果并重、能力与知识兼顾”的综合性评价体系。通过这些改革举措,旨在将高等数学课堂从一个“知识的传输
站”,转变为一个“思想的孵化器”和“能力的训练场”,为培养具备扎实数学功底、强大创新潜力和深厚学术素养
的新工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新工科;学术型人才;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创新思维
全文:
PDF参考
[1]顾佩华,胡洁,陆小华.新工科建设的若干关键
问题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7(4):4-10.
[2]王义遒.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思考与
实践[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2):86-88.
[3]孙晓哲,李辉.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等数学教学
模式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9(3):78-83.
[4]杨启帆,谈之奕.面向新工科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
重构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S1):156-160.
[5]吴立宝,王光明.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内
容改革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8-9.
[6]李 春 梅.面 向 新 工 科 的 高 等 数 学 教 学 改 革 探
索——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J].教育教学论坛,
2022(31):7-6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