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城乡差异与均衡发展策略
摘要
本研究基于教育公平理论视角,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对桂林市城市和乡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系统考察了人
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广西桂林市城乡小学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差异性特征。通过量化统计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采
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方法,重点对比分析了城乡学校在AI技术应用基础条件、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智能化教学
成效表现等三个维度的显著差异。研究过程中,不仅对现行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进行了深度解析,还选取了广西桂
林市的10所城乡小学进行对比,通过数据采集和走访调研,收集了大量一手案例资料。研究发现,当前城乡教育数
字化发展存在三个关键性断层:其一是智能化教学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
差异化明显。其二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代际差异,城乡教师培训机会和概率差异大,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
发展不够。其三是AI课程资源与乡村教学实际需求适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难以适应AI软件应用,学生态度差异
大。针对这些结构性矛盾,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实践”的三元协同机制,通过
政策杠杆、技术赋能与校本研修的有机融合,以期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人机协同,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1]。
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广西桂林市城乡小学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差异性特征。通过量化统计与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采
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方法,重点对比分析了城乡学校在AI技术应用基础条件、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智能化教学
成效表现等三个维度的显著差异。研究过程中,不仅对现行教育信息化政策文本进行了深度解析,还选取了广西桂
林市的10所城乡小学进行对比,通过数据采集和走访调研,收集了大量一手案例资料。研究发现,当前城乡教育数
字化发展存在三个关键性断层:其一是智能化教学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
差异化明显。其二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代际差异,城乡教师培训机会和概率差异大,乡村教师的数字素养
发展不够。其三是AI课程资源与乡村教学实际需求适配不足,基础设施落后难以适应AI软件应用,学生态度差异
大。针对这些结构性矛盾,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实践”的三元协同机制,通过
政策杠杆、技术赋能与校本研修的有机融合,以期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人机协同,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1]。
关键词
城乡差异;教育公平;数字素养;AI应用
全文:
PDF参考
[1]崔丁斯诺,徐建华.ChatGPT等人工智能融入高
校课堂教学的价值、风险及对策[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学报,2025,44(04):77-81.
[2]郑炜君,虞沧.以人为本: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教
育——2016-2022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专题述评[J].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32(2):9-15.
[3]崇宁,刘晓连,王国英.城乡小学英语多媒体信
息技术运用对比[J].山海经:故事(上),2016(S2):3.
[4]冯永刚,赵丹丹.人工智能教育的算法风险与善
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7):88-95.DOI:
10.3969/j.issn.1672-4038.2022.07.013.
[5]柴金焕.网络教育中情感交互及行为决策机制的
研究与构建[D].天津师范大学,2005.
[6]董艳,李心怡,郑娅峰,等.智能教育应用的人
机双向反馈:机理,模型与实施原则[J].开放教育研究,
2021,27(2):8.DOI:10.13966/j.cnki.kfjyyj.2021.02.003.
[7]朱旭东.论“国培计划”的价值[J].教师教育研
究,2010(6):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