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的研究

李 崇敏1, 陈 正权1, 谭 靖韬1, 王 国超1, 洪 剑2
1、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是体教融合战略落地的重要实践方式,对于丰富学校体育供给、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综述形式,系统梳理了当前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的多样化合作模式,包括项目合作制、资源共建制、课程嵌入式及赛事合作制等;分析了参与主体的特征,涉及中小型民办机构、学校、政府部门及家长群体等;探讨了实施效果在学生发展、学校运营和社会层面的初步显现。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该模式的必要性,如弥补学校体育资源短缺、应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挑战等,以及可行性,包括政策支持、市场供需匹配和资源整合实践等。同时,揭示了合作管理不规范、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风险隐患及收费合理性争议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政策法规与监管机制、加强校机构协同合作、提升机构自身质量、规范收费与保障公平等优化路径。研究旨在为规范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实践、深化体教融合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合作模式;教学质量

全文:

PDF


参考


[1]李明,王军.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的模式与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45(3):45-52.

[2]张晓华,刘芳.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参与学校体育服务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23,(5):89-95.

[3]陈浩,张丽.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进校园的风险防控机制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1,55(7):67-73.

[4]王海峰,赵静.体教融合视域下学校与体育培训机构协同育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2):34-41.

[5]范存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后体育服务效果研究——以武汉市鲁巷实验小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4.

[6]刘强,杨梅.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进校园的规范治理研究[J].教育研究,2023,44(6):112-12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