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教育领域内对诗歌教育体系的探索

先 贵云
江西省抚州市赣东学院

摘要


诗歌教育作为我国传承千年的智慧教学载体,凭借其多模态适配特性与科技赋能优势,已成为特殊教育中助力残障儿童认知发展与情感培育的重要工具。实证研究表明,其对视障、听障等残障儿童的意象记忆留存、意象区分准确率及主动表达能力均有显著提升作用。通过诗歌意象的情感共情特性,能有效激发残障儿童的情感共鸣,助力其自信心提升与社会融入意愿的增强。本次探索通过整合多方资源,系统梳理现阶段特殊教育中诗歌教育的实践方法,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及研究者提供更便捷的参考路径,助力特殊教育领域诗歌教育体系的完善与普及。

关键词


特殊教育;诗歌教育;教具

全文:

PDF


参考


[1]林亦芬.古诗教学中的儿童哲思培养策略——以《池上》为例[J].福建教育,2025,(15):113-115.

[2]王玉宝,刘春娥.用有温度的教育,点亮乡村孩子的心灯——以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中心小学儿童诗教学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0,(07):19-23.

[3]唐梅.古代诗歌鉴赏的情境化探究——以《氓》第二课时为例[J].现代阅读,2025,(09):62-64.

[4]胡育辉,栾敏.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8,(02):99-100.

[5]罗全军.类文视域下古诗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5,(09):29-31.

[6]刘颖,梁吉利.聋人、听人或其他?——聋人家庭听人子女的自我认同[J].中国特殊教育,2022,(03):48-5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