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泛在背景下乡村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及其培养

王 嫣然
浙江师范大学

摘要


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促使信息技术在乡村得到普及,越来越多乡村学生通过信息媒介接触网络。在此背景下,广大基础教育阶段的乡村学生呈现社会情感能力不足的状态,具体表现为与自我、与他人和与集体的关系建构欠缺。社会情感能力弱化根源于乡村社会中泛在的信息技术以及技能为上的学校教育。针对乡村学生,培养其社会情感能力,需要保障足够的家庭关怀,也需学校建设关注社会情感能力的课堂,并提供支持性的学校氛围。

关键词


信息社会;乡村学生;归因分析;社会情感能力

全文:

PDF


参考


[1]杜媛,毛亚庆.基于关系视角的学生社会情感能力构建及发展研究[J].教育研究,2018(08):43-50.

[2]袁振国,黄忠敬,李婧娟等.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09):1-32.

[3]徐瑾劼,杨雨欣.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国际比较:现状、影响及培养路径——基于OECD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21(05):44-52+120.

[4]郑春风.中国乡村儿童的手机实践与问题反思——基于童年社会学视角的田野考察[J].新闻大学,2023(03):15-27+119-120.

[5]王清华,郑欣.数字代偿:智能手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社会化研究[J].新闻界,2022(03):37-47+94.

[6]张振卿.儿童的图像生存、图像叙事与图像善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2(02):25-3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