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实验教学模型与标本管理的优化
摘要
《正常人体结构》作为高职院校临床医学、护理学、康复治疗技术、老年保健与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第一学年开设,部分专业实验教学率高达50%,而模型与标本是连接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关键载体。高职教育侧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模型与标本既能满足基础结构认知,又能适配各专业临床操作训练需求。然而,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实验室模型与标本管理仍存在诸多短板:如标本来源紧张与损耗严重并存,各类模型的专业适配性不足,甲醛保存液带来安全隐患,及传统管理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实验教学质量提升,还可能引发安全风险。基于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实验室模型与标本管理实践,探索模型与标本管理的优化路径,为人体解剖实验教学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实验教学;模型管理;标本管理;信息库;制度与队伍建设
全文:
PDF参考
[1]李程浩.解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分析[J].中国标准化,2023(24):223-225.
[2]胡徐意,骆锦辉,刘健华.现代化解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解剖科学进展,2022,28(3):374-376.
[3]陈颖,侯文豪,范小涛等.新形势下中医院校解剖实验室管理现状[J].科技视界,2022(6):121-123.
[4]李芬,黄焱平,方安宁.规范解剖实验室管理,提高教学效果[J].科技视界,2021(19):142-143.
[5]孙至娴.高校解剖实验室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1(18):185-18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