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域下陕西红色基因的数字传承模式、挑战与对策

朱 红梅
西安培华学院

摘要


在数字人文浪潮的推动下,红色文化的传承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陕西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拥有极其丰富且独特的红色基因资源。从延安精神的孕育地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每一处遗址、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如何借助数字技术赋能这些资源的活化利用,并有效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数字人文视域下陕西红色基因传承的多元模式,深入分析其在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培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据此提出系统性、创新性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数字人文;红色基因;陕西红色资源;文化认同;思政教育

全文:

PDF


参考


[1]黄蓉生,丁玉峰.习近平红色文化论述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8,(09):3-8.

[2]张海燕,张紫茹.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及其时代弘扬[J].大众文艺,2024,(15):202-204.

[3]史怀昱.延安:尊重地域生态格局彰显红色文化特色[J].城乡建设,2016,(10):48-49.

[4]贺艳芬.革命文化对文化自信的滋养的历史与现实依据[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6):155-160.

[5]党争胜.延安时期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启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0(04):100-104

[6]赵月枝,沙垚.地方红色文化的当代意义[J].红旗文稿,2019,(20):32-33.

[7]李慧琳.理解、认同与传承:发掘红色文化时代价值的三个环节[J].思想教育研究,2019,(02):106-109.

[8]加春阳,薛念文.新时代提升延安精神传播效度的路径思考[J].人民论坛,2022,(03):107-109.

[9]胡忠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选择——评《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耦合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06):11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