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霍珀的绘画性研究

刘 浩鑫
首都师范大学

摘要


本文以20世纪美国现实主义画家爱德华·霍珀的代表作《夜莺》和《清晨阳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图像学分析和社会历史批评学探讨其形式语言如何建构现代都市人群的疏离感。通过解构图式结构、光影叙事、符号象征与空间隐喻,揭示霍珀对二战时期美国社会心理的深刻捕捉,并反思其作品在当代视觉文化中的延续性意义。

关键词


爱德华霍珀;绘画性;20世纪

全文:

PDF


参考


[1]邸可新.浅谈爱德华·霍珀的《夜鹰》[J].中国民族博览,2019,(16):211-212.

[2]马克·斯特兰德的《寂静的深度—霍珀画谈》;光哲编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5,第13页.

[3]霍普/(德)罗尔夫·G.伦纳著;谭斯萌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22.1,第22页.

[4]马克·斯特兰德的《寂静的深度—霍珀画谈》;光哲编译—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5,第56页.

[5] Robert Hobbs: Edward Hopper, New York, 1987, p. 2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