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观”视阈下边疆人口较少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析

唐 宇杰
西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

摘要


本文基于“大历史观”的科学内涵与基本内容,进一步分析了“大历史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逻辑理路。针对边疆人口较少民族,文章从“大历史观”层面探讨了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径路与现代性挑战。最后,提出了加强“四史”教育、促进国家与地方社会联合、提升民族政治参与度等对策建议,旨在推动西藏人口较少民族更好地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关键词


大历史观;人口较少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文:

PDF


参考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天津教育,2021,(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70.

[3]金家新.跨界民族问题的类型表现、形成机理与解决之道[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9(06): 64-72.

[4]关凯.历史观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国文化研究,2024(01):19-2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