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雕塑与社会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集体记忆构建

吴 芯琳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摘要


公共雕塑作为社会文化表达的重要形态,成为集体记忆、历史叙事和身份认同的关键载体。通过其艺术表现推动集体记忆的传递与社会认同的构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雕塑在公共空间中的逐步延伸,成为历史叙述、文化表达和社会互动的雕塑设计。需关注社会参与与集体记忆的传递,通经过符号、材质、比例等要素增强了其与文化认同的互动性。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共雕塑应推动文化与全球公民意识融合的建设。公共雕塑应成为连接多元文化、推动全球文化认同的桥梁。当代公共雕塑的设计理念与社会的研究结论功能的拓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公共雕塑;社会认同;集体记忆;全球化;文化认同

全文:

PDF


参考


[1]唐健.城市雕塑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2):56-57.

[2]王维.雕塑与景观的对话在雕塑公园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14(11):143-144.

[3]吕品昌.时代呼唤公共雕塑的精品力作—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的问题和策略[J].美术,2021(6):22-2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