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话语的及物性分析——以余某拐卖儿童案为例
摘要
本研究以余某拐卖儿童案为对象,聚焦案件的法庭话语,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为理论基础,展开深度剖析。通过CCTV12社会与法栏目,进行案件的法庭话语的素材片段收集并进行转录,运用标注、统计等方法,对及物性过程类型进行研究分析。本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人们充分了解中国法庭话语,而且有助于推动法庭话语交流的进步。
关键词
法庭话语;及物性;余某案
全文:
PDF参考
[1]曹慧姝,袁传有.庭审控辩律师叙事对抗的概念意义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3(4):29-39,60.
[2]郭飞,王振华.人际语义分布对法律语篇中社会过程的体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97-103.
[3]王振华,张春晖.试论语境重构导致的意义流变:从庭审话语到判决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4,47(06),10-22.
[4]曾文丽.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影视庭审语篇的及物性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1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