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研究

李 书, 龙 沁
长春理工大学

摘要


文章采用 2011年至 2022年的面板数据,覆盖全国 30个省级行政区,旨在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包
容性绿色增长及其背后的传导路径。研究揭示,数字普惠金融的全面指数以及其三个关键子维度:覆盖广度、使用
深度和数字化水平,均显著推动了包容性绿色增长。传导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来促进包容性增长,特别是在那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这种中介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包容性绿色增长;人力资本

全文:

PDF


参考


[1]周小亮.包容性绿色发展:理论阐释与制度支撑

体 系 [J/OL].学 术 月 刊,2020,52(11):41-54. DOI:

10.19862/j.cnki.xsyk.000072.

[2]庞凌霄.数字普惠金融、农村减贫与乡村振兴

[J/OL].统 计 与 决 策,2022,38(10):57-62. DOI:

10.13546/j.cnki.tjyjc.2022.10.011.

[3]刘敏楼,黄旭,孙俊.数字金融对绿色发展的影响

机制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2,32(6):113-122.

[4]龙海明,王雪雯,陈一心.数字普惠金融对包

容性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 [J/OL].财经理

论 与 实 践,2022,43(6):2-9. DOI:10.16339/j.cnki.

hdxbcjb.2022.06.001.

[5]杨怡,吴丽玉,张齐家,等.数字普惠金融对农

业绿色增长的影响——兼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调节作

用 [J].经济问题探索,2022(6):165-180.

[6]廖理,李梦然,王正位.聪明的投资者:非完全

市场化利率与风险识别——来自 P2P网络借贷的证据 [J].

经济研究,2014,49(7):125-137.

[7]纪明,曾曦昊.共同富裕目标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居

民消费促进作用研究 [J/OL].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5):

66-69+193. DOI:10.19851/j.cnki.cn11-1010/f.2022.05.198.

[8]任太增,殷志高.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国经济的包容

性增长: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 [J/OL].管理学刊,2022,35

(1):23-35. DOI:10.19808/j.cnki.41-1408/f.2022.0003.

[9]ZHOU Z J, YAO Y, ZHU J M. The Impact

of Inclusive Finance o 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n China[J/OL].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2022, 2022: 1-17.

DOI:10.1155/2022/3393734.

[10]张庆君,黄玲.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与经济

高质量发展 [J].江汉论坛,2021(10):41-51.

[11]REN S, LI L, HAN Y, 等. The emerging driving force

of inclusive green growth: Does digital economy agglomeration

work?[J/OL].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22,

31(4): 1656-1678. DOI:10.1002/bse.2975.

[12]张恒,李璐,赵茂.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全要素

生产率——基于系统 GMM的实证检验 [J].新金融,2022

(3):31-40.

[13]詹韵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

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系统 GMM估计 [J].征

信,2018,36(8):51-58.

[14]魏丽莉,陈熙.数字金融、技术进步与能源强度

[J].兰州学刊,2022(5):36-49.

[15]王宇昕,余兴厚,黄玲.长江经济带市域包容

性绿色增长的空间格局分布与演变特征 [J].技术经济,

2019,38(6):80-89.

[16]吴武林,周小亮.中国包容性绿色增长测算评价

与影响因素研究 [J].社会科学研究,2018(1):27-37.

[17]郭 峰, 王 靖 一, 王 芳, 等.测 度 中 国 数 字 普

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 [J/OL].经济学(季

刊 ),2020,19(4):1401-1418. DOI:10.13821/j.cnki.

ceq.2020.03.12.

[18]沈亚男,张华,张文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人

力资本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J/OL].统计学报,2024,5(4):

30-45. DOI:10.19820/j.cnki.ISSN2096-7411.2024.04.004.

[19]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

及其应用 [J].心理学报,2004(5):614-620.

[20]张兵,李娜.数字普惠金融、非农就业与农户增

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分析 [J/OL].农业现代化

研究,2022,43(2):249-260. DOI:10.13872/j.1000-

0275.2022.000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