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规划的回顾与探讨

段 佳靖, 张 思思, 陈 娟, 陈 亚轩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摘要


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实施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双重背景下,健康城市已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本
文系统梳理了健康城市理念的发展历程,把握了健康问题和城市规划之间的联系,以及核心领域、主要路径、规划
策略及研究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健康城市研究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现实事件,目前正处于研究热度
不断攀升的发展阶段。该研究涵盖理论探讨、评价体系建立、规划设计策略等多个关键层面。展望未来,应着力强
化国内外跨学科与多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结合中国实际,开发出贴合国情的健康城市评价工具,以推动健康城市
的持续发展与优化。

关键词


健康城市规划;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梳理和总结

全文:

PDF


参考


[1]Barton H, Director E. Healthy Urban Planning: The

Anatomy of a WHO Healthy Citiesproject[J]. Incentives,

Regulations and Plans: The Role of States and Nationstatesin Smart Growth Planning, 2007: 193.

[2]李志明,张艺.城市规划与公共健康:历史、理

论与实践 [J].规划师,2015,31(06):5-11+28.

[3]玄泽亮,魏澄敏,傅华.健康城市的现代理念 [J].

上海预防医学,2002,14(4):197-199.

[4]许从宝,仲德崑,李娜.当代国际健康城市运动

基本理论研究纲要 [J].城市规划,2005(10):52-59.

[5]萧明.“积极设计”营造康体城市——支持健

康生活方式的城市规划设计新视角 [J].国际城市规划,

2016,31(05):80-88.

[6]杨春,谭少华,李梅梅,等.健康城市主动式规

划干预途径研究 [J].城市规划,2022,46(11):61-76.

[7]于一凡.健康城市规划:从发展理念走向规划实

践 [J].城市规划学刊 2022,(06):44-49.DOI:10.16361/

j.upf.202206006.

[8]蔡建明,郭华,汪德根.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

[J].地理科学进展,2012(10):1245-1255.

[9]徐振强,王亚男,郭佳星,等.我国推进弹性城

市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 [J].城市发展研究,2014(5):

79-84.

[10]张天尧.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

构建 [J].规划师,2015,31(06):20-26.

[11]谭少华,郭剑锋,江毅.人居环境对健康的主动

式干预:城市规划学科新趋势 [J].城市规划学刊,2010,

(04):66-70.

[12]丁沃沃,胡友培,窦平平.城市形态与城市微气

候的关联性研究 [J].建筑学报,2012(7):16-21.

[13]侯芳,赵文慧,李志忠,等.北京市城区不同等

级道路网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影响研究 [J].测绘科学,

2012,37(05):135-137.DOI:10.16251/j.cnki.1009-

2307.2012.05.030.

[14]陈刚才,潘纯珍,杨清玲,等.重庆市主城区交

通干道空气污染特征分析 [J].地球与环境,2004,(Z1):

59-62.

[15]于一凡,章必成.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的环

境风险与规划引导 [J].城市规划学刊,2015(5):99-

104. (YU Yifan, ZHANG Bicheng. Environmental risks in

brownfiel ddevelopment and the planning guidance[J]. Urban

Planning Forum, 2015(5): 99-104.)

[16]王兰,廖舒文,赵晓菁.健康城市规划路径与要

素辨析 [J].国际城市规划,2016,31(04):4-9.

[17]王兰,凯瑟琳·罗斯.健康城市规划与评估:兴

起与趋势 [J].国际城市规划,2016,31(04):1-3.

[18]陈筝,翟雪倩,叶诗韵,等.恢复性自然环境对

城市居民心智健康影响的荟萃分析及规划启示 [J].国际城

市规划,2016,31(04):16-26+43.

[19]谭少华,李进.城市公共绿地的压力释放与

精 力 恢 复 功 能 [J].中 国 园 林,2009,25(6):79-82.

(TANShaohua,LIJin.Restoration and Stress Relief Benefits

of Urban Park and Green Space[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9, 25(6): 79-8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