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的学术翻译策略研究 ——以郭沫若的《生命之科学》为例

黄 雪莲1, 孔 令翠2
1、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2、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


郭沫若的《生命之科学》在译家的整个翻译成就中占有一席之地,对推动生命科学的中国化、通俗化和大
众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郭沫若翻译研究偏向于文学,对其科学翻译尤其是其科学翻译策略研究重视远
远不够。本文以知识翻译学为理论框架探讨了郭沫若《生命之科学》的学术翻译策略,在深入分析《生命之科学》
译本的社会影响与学术价值基础上讨论了翻译策略的运用与创新。研究发现,郭沫若在翻译过程中创造性地运用了
知识选择、文化调适和知识重构等策略,有效促进了西方生物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化,推动了近代生物科学
知识在中国的通俗化和大众化。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生命之科学》;翻译策略

全文:

PDF


参考


[1]Wells, H. G. The Science of Life. England:

Cassels.1931.

[2]郭沫若.生命之科学[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

馆.1934.

[3]金山.知识翻译学中“知识”的内涵、外延与定

义[J].外语电化教学,2023(06):20-24+108

[4]李思远.“郭沫若与《生命之科学》翻译研究”[J].

翻译学,2019,35(2):78-92.

[5]李湘:品格与人格——有感于郭沫若翻译《生命

之科学》[J].中国科技翻译,1989(3):41-42.

[6]刘远方.“知识重构与科学翻译:以《生命之科

学》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53(4):589-602.

[7]吕莎.郭沫若及其时代—关于郭沫若的对话[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0-17.

[8]罗文军,傅宗洪.知识、社会与译介谱系:郭沫

若对《生命之科学》的翻译(概要)[C]//郭沫若研究会,

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

究”学术会议论文集.2014:7.

[9]谭福民.论郭沫若翻译对其创作的影响[J].外语教

学,2013(05):110-113.

[10]孔令翠.郭沫若学术论著作翻译[J].国外理论动

态,2009(11):89-93.

[11]孔令翠,李春兰,邓丽娜.中西哲学视域下知识与

知识翻译学的建构[J].当代外语研究,2024(4):95-107.

[12]王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郭沫若翻译观及其译

著《生命之科学》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13]王 学 智.“知 识 翻 译 学 视 域 下 的 科 学 翻 译 策

略”[J].中国翻译,2020,41(3):105-118.

[14]杨枫.知识翻译学宣言[J].当代外语研究,2021

(5):2+27.

[15]于秀秀.基于语料库的郭沫若《生命之科学》译

者风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16]张凌.体认翻译学与知识翻译学考辨[J].语言教

育,2023,11(04):81-89.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