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历史与文化冲突中的身份追寻——《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斯蒂芬·迪达勒斯的成长与认同之路

姚 志璇
天津外国语大学

摘要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在不同的成长阶段,经历了复杂的身份认同过程:身体感受与欲望对现实的冲突反叛,以及对殖民权力机构的认识和反叛。本文借助法农的“身体图式”和“历史-种族图式”概念,解读迪达勒斯的身份认同过程,剖析乔伊斯对于爱尔兰身份认同的思考以及爱尔兰问题的态度和立场。

关键词


身份认同;爱尔兰;乔伊斯;后殖民

全文:

PDF


参考


[1]弗兰兹·法农.大地上的受苦者[M].杨碧川译.台北:心灵工坊文化,2009.P263.

[2]弗兰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M].胡燕,姚峰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2.

[3]陶家俊.爱尔兰,永远的爱尔兰——乔伊斯式的爱尔兰性,兼论否定性身份认同[J].国外文学,2004,(04):48-54.

[4]詹姆斯·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M].黄雨石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

[5]魏亚晖.艺术家的现代神话——《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的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评论,1999,(01):13-17.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