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谣中的生态情感研究
摘要
中国传统民谣蕴含丰富生态文化内涵。自然意象方面,北方蒙古民谣中马与草原、陕北民谣中黄河与黄土高原,南方江南民谣中河流与柳树、西南侗族民谣中鼓楼森林与溪流,均具深刻生态意义与情感寄托。其生态情感表达方式多样,歌词借自然意象诗意交融,旋律节奏与生态特点和谐共振,演唱风格依地域而异细腻传达情感。在生态文化传承中,民谣是代际间生态情感纽带,蕴含生态智慧启示现代社会,且借助现代媒体、学校教育和公益活动能激发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应充分挖掘其价值以促生态文化发展。
关键词
中国传统民谣;生态情感;生态智慧;文化传承
全文:
PDF参考
[1]吴运美,杨毅.论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08):59-64.
[2]孙思旺.《关雎》禽鸟喻义问题浅谈[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90-94.
[3]皮晓彩.论民族声乐作品《渔舟唱晚》的艺术特色及演唱技巧[J].中国音乐,2005,(03):154-15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