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增能理论下农村老年群体社会融入路径探究

向 艳
湘潭大学

摘要


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农村老年群体面临“数字贫困”与社会融入困境。本研究基于增能理论,从个体、
群体、技术与环境四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探讨作为“数字移民”的农村老人这一弱势群体社会融入实践路径,并
提出四个实践路向:个体增能方面,通过数字技能培训提升老人的数字设备操作技能;群体增能方面,拓宽其社会
支持网络,构建互助型社会资本生态系统;技术增能方面,构建适老性数字服务平台,缩小数字鸿沟;环境增能方
面,完善政策体系,提升社工数字素养,营造平等的数字环境。研究旨在通过四维度赋能,助力农村老年群体更好
适应数字社会,实现从数字贫困到积极老龄化的转变。

关键词


数字时代;数字赋能;增能理论;农村老人群体;社会融入

全文:

PDF


参考


[1]王天夫.数字时代的社会变迁与社会研究[J].中国

社会科学,2021,(12):73-88+200-201.

[2]《数字中国报告(2023)》[EB/OL].国家数据局,

https://www.digitalchina.gov.cn/2024/xwzx/szkx/202406/

t20240630_4851743.htm。

[3]习近平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坚定不移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

展[EB/OL].中 国 政 府 网,https://www.gov.cn/yaowen/

liebiao/202411/content_6985137.htm.

[4]何雪松.体系化、体制化与数字化:社会工作高

质量发展的三个主题[J].贵州社会科学,2023,(07):92-99.DOI:10.13713/j.cnki.cssci.2023.07.004.

[5]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EB/OL].

国 家 统 计 局,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

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4.html.

[6]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9[EB/OL].

NacionesUnidas.https://www.un.org/development/desa/pd/

news/world-population-prospects-2019-0

[7]汪鸿波.以数为用,以专为体:数字社会中数字

社会工作的实践机理[J].学习与实践,2025,(02):53-

63.DOI:10.19624/j.cnki.cn42-1005/c.2025.02.012.

[8]朱荟,郭兰欣.从缓解数字贫困到实现积极老

化:数字时代老年社会工作探索及实证检验[J/OL].人口

与 社 会,1-22[2025-03-18].http://kns.cnki.net/kcms/

detail/32.1851.c.20250307.0921.002.html.

[9]赵万林、张洪英,2019,《信息通信技术与社会

工作实践:研究现状与前景》,《学术论坛》第2期.

[10]刘斌志、赵茜,2021,《网络疗法:社会工作服务

的数字转向》,《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11]Reamer, F. G. 2013,“Social Work in a Digital Age:

Ethical and Risk Management Chal‐lenges.”Social Work.

[12]陈树强,2003,《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

新视角》,《社会学研究》第5期.

[13]韩江风,陈凤.技术不确定性视角下数字社会工

作的发展机遇与转型风险[J].甘肃开放大学学报,2024,

34(05):1-6.

[14]黄雨晴.中国数字鸿沟的成因与赋权式治理[J].

学习与实践,2022(9):23-33.

[15]刘冰,陈沐瑶.数字社会工作:实践进展、总体

特征与未来议题[J].社会工作,2024,(06):1-22+150-

152.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