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生红豆移植成活监测研究
摘要
目的:为评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岩生红豆(Ormosia saxatilis K. M. Lan)的移植成果,监测移植后16个月时间内岩生红豆的生长指标,记录其成活率、病虫害发生情况、极端天气的适应情况,进而综合评定移植后,岩生红豆的生长状况,为未来科学养护提供数据依据。方法:移栽定植后,每月测定三丛24杆岩生红豆的每杆新生芽数(个)、芽长(cm)、芽径(mm)、叶数(个)、东西累积冠幅(cm)、南北累积冠幅(cm),同时记录因极端天气、病虫害原因导致的不良状态,如冻伤、虫蛀等。整理比较16个月的生长指标,计算成活率。结果:移植16个月后,岩生红豆生长监测结果如下:①岩生红豆在冬季12月至次年1月极端气温的影响下,出现芽脱落,冻伤等情况;②岩生红豆在移植地的年生长高峰期出现在4月至5月,期间枝芽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且全年均有生长;③在4月人工抹芽处理后,优势枝芽开始分2级3级嫩枝。结论:移植后三丛岩生红豆生长状况良好,整体成活率92%。冬季极端低温情况下,存在部分冻伤情况。综上所述,未来在冬季应施加保温抗寒处理,生长高峰期每年4-5月期间可施用复合水肥,促进枝芽生长。
关键词
岩生红豆;濒危野生植物移植;生长指标监测
全文:
PDF参考
[1]蓝开敏.贵州省红豆树属一新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1):134-135.
[2]王茂师,袁丛军,安明态,等.贵州濒危树种岩生红豆森林群落特征及种群结构[J].西部林业科学,2016,45(1):81-87.
[3]贵州省林业厅.贵州野生珍贵植物资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4]方小平,张廷忠,姚淑君,等.贵州省林科院树木园珍稀树种引种研究报告[J].贵州林业科技,1996,24(4):7-13.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