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李 涛, 陈 勇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本研究以江苏省汽车行业为例,系统分析了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构建了涵盖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维度的综合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是多主体在特定地理空间约束下的动态博弈过程,其核心在于协调不同地缘特征下的利益平衡与策略互动。例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实施使物流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经济维度分析表明,循环经济模式和数字平台抽成率的优化可促进中小企业参与,而区域协同效应中南京作为枢纽城市需强化对苏北的辐射作用。社会维度研究发现,企业CSR投入和员工培训投入的阈值效应是实现高质量就业和社区支持的关键。本研究的创新在于提出“地缘-博弈-可持续”三位一体的理论框架,量化了地理要素的影响,并开发了“临界规模效应”“政策适配度指数”等工具,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实践层面,研究建议建立长三角碳市场协同机制和差异化政策体系。本研究不仅为江苏省汽车物流的绿色转型提供了解决方案,也为全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物流服务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江苏汽车行业;地缘嵌入性

全文:

PDF


参考


[1]江苏省政府.(2023).《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报告(2021-2023)》.江苏人民出版社.

[2]周林,张伟.(2022).长三角绿色物流政策的博弈论分析.《交通运输研究E辑:物流与运输评论》,158,102-120.

[3]陈晓,李华.(2023).中国低碳物流的空间演化博弈模型.《清洁生产杂志》,402,136-150.

[4]刘洋,王健.(2021).碳约束下的多式联运优化:以江苏省为例.《可持续性》,13(8),4321.

[5]赵阳,马松.(2023).汽车物流中的循环经济实践:江苏案例.《资源、保护与回收》,192,106-118.

[6]董松,魏阳.(2022).物流领域电动汽车采用的成本效益分析:基于江苏数据.《能源政策》,165,112-125.

[7]张瑞,李明.(2023).区块链与物流碳交易:博弈论视角.《计算机与工业工程》,180,108-122.

[8]王红,陈志.(2022).物流枢纽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社区参与.《商业伦理学杂志》,175(3),567-582.

[9]杨静,孙强.(2023).可持续物流中的劳工权益与技能发展:江苏实证.《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杂志》,34(5),789-805.

[10]孙涛,刘伟.(2022).物流脱碳的政策组合设计:多主体模拟.《环境科学与政策》,135,78-90.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