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社会中的心灵图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突围与生态化路径
摘要
随着算法技术的深度渗透和广泛应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本研究基于媒
介环境理论视角,系统考察了算法技术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形塑机制,揭示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三重困境:
教育理念滞后于技术发展、教育方法实效性不足、教育场域封闭单一。研究主张,心理健康教育亟需实现从“技术
防御”向“生态建构”的范式转换,构建包含理念革新、内容优化、方法创新和机制完善四位一体的新型教育体系。
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算法素养培育-数字身份建构-虚实场域融合”的生态化实施路径,为提升大学生在
算法社会中的心理适应能力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案。
介环境理论视角,系统考察了算法技术对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形塑机制,揭示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三重困境:
教育理念滞后于技术发展、教育方法实效性不足、教育场域封闭单一。研究主张,心理健康教育亟需实现从“技术
防御”向“生态建构”的范式转换,构建包含理念革新、内容优化、方法创新和机制完善四位一体的新型教育体系。
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算法素养培育-数字身份建构-虚实场域融合”的生态化实施路径,为提升大学生在
算法社会中的心理适应能力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案。
关键词
算法;大学生心理健康;范式转换;生态化路径
全文:
PDF参考
[1]殷霞,童莹莹,苏普玉.积极和消极同伴事件与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联[J].中国学校卫生,2025,46
(3):377-381.
[2]黄浜桐,程玉莲,刘峥,等.虚拟和增强现实技
术下仿真体验式课堂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健康》为
例[J].高教探索,2024(6):84-89.
[3]任荣晰,于雯超.以积极心理学促进大学生心理
健康发展——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探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5,46(2):305.
Refbacks
- 当前没有refback。